Recently I start being obsess about cooking, Italian cuisine specifically. Nowadays, it's really easy to get information you want, as the same for cooking information. Recipes, TV cooking shows, cooking videos... Thanks for Jamie Oliver, Cake Boss Buddy and other TV chefs, I really learn a lot. It's really wonderful experience of learning a nation's culture by their foods and cooking ways.
Last weekend, I made meatballs with Pounds together. I definitely had a lot of fun. Yes, it's very very important who you cook for or cook with, and who you have meal with. Luckily, I did all of these with the right person which made the experience perfect.
This meatball actually was part of my first Sunday Gravy. Since it's the first time, I consider it a trial. Meatball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and Pounds helped and we made it together. The meatball recipe was mixed Jamie Oliver, Buddy and my own preferred flavors. They were turn out very good, at least for amateur to make it for the first time. Actually I do think I get talent for cooking, lol!
Now, pictures are coming, which demonstrate, not everything, but a lot!
Sep 23, 2012
Aug 26, 2012
新華茶餐廳 - 食物與人情味
週五,不用返工,多麼奢侈的事,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最近幾個月,忙著工作、出差,忙著私人的事情,人生如同過山車般上上下下,這一刻,只想找個能讓我內心平靜的地方,不需要強裝笑臉,沒有任何著裝要求,不需要顧及吃相...可以放下所有負擔,一切都可以隨心所欲。
地道的港式茶餐廳,或許食物不是最精緻,環境更是牽強,但從來都是讓我覺得內心溫暖的地方,當然還有我喜歡的食物。有一段時間沒有光顧港式茶記了,難得有空,選了新華,一來評價很不錯,早就想光顧,二來甚少踏足過長沙灣,很想順便走走看看。
可能不是週末的緣故,即使是午餐時間,店裡也不是太多人,找了一樓的卡位坐下,不用搭臺真是不錯,在港島的平日午餐時段是不可想像的吧。難得有空自己煮了早餐吃,肚子不是很餓,無謂去浪費食物,雖然午餐和特餐都很便宜抵食;散點了雞批、蛋撻和雞尾包,還有凍奶茶。
雞批:我最喜歡的港式點心,港島的多家出品我都挺喜歡,今天大老遠過來,當然要嘗嘗這裡的。雖然不是剛出爐,不過也算溫熱,批面焗至金黃,很誘人。外皮雖然不是很濃的牛油味,但很酥脆;雞批裏面材料豐富,雞肉、火腿、洋蔥、冬菇等,白汁較為清淡,感覺整個雞批屬於清淡派,雖然沒有特別濃郁的味道,但也足料可口。
蛋撻:有淡淡蛋香,口感不老也算滑。酥皮很酥鬆,拿起時稍微用力都可能整個散掉;吃起來不油膩,牛油味不重,和雞批一樣,屬於清淡派吧。
雞尾包:麵包鬆軟,慢慢咀嚼會感到淡淡甜味;椰蓉很豐富,不油膩,也不太甜,合我口味,喜歡。
凍奶茶:在家多是喝English Breakfast加奶,但還是更喜歡港式奶茶的味道。這杯奶茶倒是重口味,茶味和奶味都夠濃,也比較甜,炎炎夏日下一大口冰凍濃味的奶茶入口,真是享受,配上較為清淡雞批等點心,一濃一淡,味道恰到好處。
除了食物,濃濃的人情味也讓我倍感舒適。點單的大叔非常友善和熱情,因為我不太標準的廣東話,他很耐心確認點單;端食物上來時態度也很好,不是隨便往臺上一扔那種。自始至終給人很親近的感覺,願意與你交談,提供儘量多的信息,大家不止是純粹簡單的買賣關係,更像是彼此相識的街坊,即使我是第一次來,而且他聽得出我不是本地人。
再簡單不過的食物,卻流露出不簡單的溫情,真虛不虛此行,有時間一定再回來。
Jun 4, 2012
Piccolo Pizzeria & Bar - 偷閑于城市郊外
西環是我比較少踏足的區域,其實工作與住處距離此處並不遙遠,可能是沒什麽親戚朋友住這邊吧!但瞄上Piccolo真是很久了,只是約不到朋友過來,自己一個人過來只吃一兩樣東西又太過浪費,所以就一直拖著。
這天朋友剛考完試,算是完成一個階段性任務,特地和她到這裡,吃吃飯、吹吹風、聊聊天,放鬆一下!我們只有兩個人,點了一個starter,一個pizza,一個pasta。
Pizza Panchette with soft egg (Italian Egg):
這個pizza真的很棒,是我在香港吃到最好吃的pizza之一。(Paisano's也不錯,但兩者完全不是一個風格,如果放在一起比較,對Paisano's不太公平,呵呵!)
餅底超薄,香脆;上面的餡料種類不多,只是cheese、bacon和一個雞蛋,卻異常足料,特別是cheese,非常慷慨,拿起一片看,cheese層甚至厚過餅底,加上剛烤出來的麵粉香氣,優質雞蛋和bacon的香濃滋味,怎能不讓人打快朵頤?bacon不干,油脂 散發的馥鬱香氣和cheese很搭,tomato增添了清爽的味覺,平衡一下其他材料的濃味,很棒!
Caprese Salad:
上次在Linguini Fini吃過甚是滿意,這裡也有,愛好cheese的我當然要嘗一下。總體來説,不是太好,差過Linguini Fini。
問題出在mozzarella,切下去時候就覺得有些不妥,外層沒有問題,紋理清晰,可以按紋路撕成一片一片;但中間部分到内部,質地變得很軟焾,如同goat cheese,而不是内外如一,彈性相同的mozzarella。吃到嘴裏的感覺也正如切下去的手感,外部沒有問題,但中間和内部很軟爛,毫無彈性,口感不佳。味道上其實還是可以的,乳香依舊,只是口感和彈性差比較遠,感覺不是那麽新鮮。
Cherry Tomato處理得不錯,好過Linguini Fini,沒有多加烹飪,只是最簡單的加了olive oil和vinegar,原汁原味,tomato清新爽口,olive oil豐富了味覺層次,vinegar則讓這道菜更加酸甜開胃。
但始終mozzarella是主角,所以這道菜算是除了問題的。當時端上來,olive oil和vinegar有稍稍凝固,很明顯是雪藏過的,很可能是因爲放了太久而不夠新鮮。
本身並不差,但因爲Panchette pizza的出眾,不禁有些失色。Penne煮得不錯,不硬但也有咬勁;Carbonara夠香,還有些辣,對於能吃辣的我完全沒有問題,而且覺得更好吃,比較特別,不至於和別處一樣而顯得千篇一律。
吃完到海邊散步,周圍環境雖不算寧靜,但比起中環和灣仔的嘈雜真是好過太多,有种身處城市郊外的感覺;吹吹海風,和朋友閒聊談心,還意外看到遠處Desneyland的煙花,這份偷閑真是讓人身心愉悅。
May 20, 2012
文華餅店 - 最佳配角
MO的scone是我最鍾意的西點,間中都會買兩個回家,煮杯咖啡,看看書,一個週末下午就過去了。這天,與友人吃完午餐後,又去MO買了兩個raisin scones回家,但這次,它們成了配角,爲了配之前從澳洲帶回來的gingered fig conserve。
一小瓶過百元的conserve,當然要好的麵包或西點來搭配。之前有去買sourdough,但總覺得還欠了一點,最終,還是要MO的scone出馬。
按scone本身烘焙的紋路,用手把scone掰開,幾乎沒有碎屑。不搭配conserve,先吃scone的原味,不太甜,很香的牛油味,又有蛋香。加上conserve吃,scone味覺上不甜膩,正好配合conserve的甜味和薑味,加上牛油和蛋香,真是絕配,贊!
May 19, 2012
DiVino Wine Bar & Restaurant - Cheese Night!
約了好久不見的朋友週五一起晚餐,知道他也喜歡cheese,所以去DiVino嘗一嘗Burrata。
Burrata果然大只夠分量!一切開outer shell,裏面的panna cream傾瀉而出,雖然我對這種所謂的流心沒有太大感覺,但這種看得見的freshness確實讓人食欲大增。從裏往外,裏面的mozzarella由新鮮的buffalo milk製成,本身已屬semi-soft,加了cream一起,不但口感變得很juicy,更增加了乳香味,panna cream本是也是奶製品,味道上相得益彰,所以從味道到口感都很棒。
再説外層的solid mozzarella,口感稍稍硬一點,比較有嚼頭,味道清淡卻純淨,應該沒有加butter和sugar,這點很和我口味,喜歡吃原汁原味的cheese;隨著咀嚼,可以一點一點體會到cheese的味道。cherry tomato是很常見的佐菜,和cheese一吃更加fresh,tomato的酸甜也為cheese增添了一分風味,是很好的搭配。
兩個人分享這一碟Burrata,真是很滿足!
知道後面的重點Burrata份量頗大,之前我們選了三款bites(two classic bites and one premium bite),其中兩款也都有cheese(or semi-cheese),但品種和做法都不同,可以試試不同的口味及餐廳的水準。
CLASSIC BITES: Deep-fried goat-cheese in sesame crust, little frisée salad and Pecan nuts
Goat cheese味道通常比cow或者buffalo味重一點,但又不及blue vein那麽濃烈,我個人平時還是蠻喜歡味濃的chesse,但這種用芝麻包裹起來炸的做法不太和我心水。炸過之後的goat cheese夾雜了油炸食品的油煙味,口感變得不純淨,太混雜,且比較油膩,本來goat cheese就比較軟,口感比較粘,在吸收油份就太過heavy了。另外覺得芝麻也是自身很香口的食材,這兩個味濃的食物放在一起,再加上油炸的做法,不是我的那杯茶。
Roulades of sheep ricotta, aubergines and fresh thyme
雖然ricotta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是cheese,但作爲cheese的leftover,我們也當cheese來吃了。這個roulade用aubergine裹住ricotta,aubergine烤過,ricotta沒做其他處理或夾雜其他材料,整体okay,不难吃,但也不算太好吃。個人更喜歡small red pepper, fig或者apricot里面塞ricotta。ricotta因为由milk whey製成,本身low fat,味道沒其他cheese濃,比較味淡,需要和其他食物來襯托。aubergine雖然烤過,但很吸油,又沒有什麽突出的味道或香氣,用pepper會更加清脆,而用fig或apricot則可以突顯水果的甜味。
PREMIUM BITES:
Duck liver “confit” slice served with a summer rhubarb compôte and toasted brioche bread
這是三個bites中最美味的,duck liver很細膩潤滑,毫無内臟異味,而是有一絲清甜,肥美但不油膩,又因爲是凍食,在兩個油份較多的bites之後吃,更覺清新。搭配的sauce也香甜可口,配麵包非常美味。
一餐下來,覺得Burrata確實物有所值,其他食物不管在選材和煮法方面,應該還是有探討和進步空間的。餐廳環境不錯,雖然空間不大,座位也比較逼迫,但氛圍不錯,輕鬆愉悅。服務方面也還可以,實習的侍應不夠老練,但態度很好,相信給多一點時間就可以變得老道。
May 15, 2012
農圃飯店 - 鬧市的農情閒逸
好久沒見的朋友們來港,當然要好好聚聚,一起飲茶更是必須的節目。這次我選了農圃飯店,食物的質素當然是首要因素;其次,位於銅鑼灣交通方便,時代廣場後面又比較安靜點,可以好好坐下來敘舊。另一個原因就是農圃的點心可以根據喜好和人數選擇個數(2個起),非常靈活和貼心。
穿過時代廣場,路上的行人都少了大半 。我們比較早到,是第一桌客人,雖然桌椅間空間較小,坐得比較逼迫,但環境還不錯,乾淨、整潔、又清靜,植物和觀賞魚還真有幾分田園風情。食物方面,點心選擇並不是太多,選起來也比較方便,不是香港的招牌點心,就是農圃的特色出品。
先上的三碟小菜,算是免費小菜中質素較高的。牛腱大塊啖啖肉,夠香,口感軟焾,很好吃。苦瓜清熱下火,已經去了苦味,不難入口,加了黑白芝麻增加香味。黃瓜切丁清爽可口,加入少少醋有點酸,最適合做開胃小菜。
古法糯米雞翼:農圃的招牌之一,之前吃過覺得非常不錯,這次也沒讓人失望。雞翼焗至金黃微焦,熱辣辣上臺,個個渾圓飽滿,外皮非常香脆,下面的雞肉嫩滑,裏面塞滿的材料亦非常豐富,蝦米、冬菇、辣味等,糯米則吸收了雞肉和辣味的油脂和香味。皮脆、肉嫩、米香,層次豐富,口感肥美。
叉燒包是我的最愛,這裡的叉燒包也算不錯,外皮鬆軟,嚼后略有一絲甘甜。叉燒多瘦肉,甜度適中,口感軟焾,餡汁味濃香口。
白菜蝦餃:皮薄通透,咬下去有韌勁。原只蝦鮮甜,白菜清爽,比起只有蝦的蝦餃,多了一重風味。
煎蘿蔔糕:火候拿捏得不錯,外皮微焦香脆,內部鬆軟鮮香,不乾也不油,蘿蔔的爽甜加上辣味香濃,味道很不錯。
蒸排骨:新鮮腩排肥瘦比例得宜,不肥膩,加上下面用四季豆一起,口感更清新。
蝦肉燒賣:在通常燒賣鮮肉上部加一隻鮮蝦,上面再放上蝦仔,味道談不上特別,但也中規中矩。
燕窩流沙壽桃:不愧是招牌點心,蛋黃細膩,流沙效果出眾,壽桃外皮鬆軟,厚度合適,除了燕窩餡吃不出來,其他無可挑剔,很棒!
糯米雞:裏面的材料很足,外面糯米綿糯,吸收了雞肉、冬菇等的鮮味,好吃。此外,分量頗大,一個可以抵半餐飯。
山竹牛肉:大大粒粉紅色的牛肉球,裏面有蔬菜粒。這道菜看來只適合男生,全班女生都覺得太heavy,銷路不好,讓我想起之前飲茶,似乎這道菜也都是男生解決的,呵呵。
除了食物的高質素,服務的貼心與細心更是農圃值得被稱讚的地方。點心可以選擇個數非常方便,既可以滿足需要,又可以做到不浪費。服務上,無論是點單還是上菜的阿姐,態度都很好,友人不懂粵語,她們也都會很耐心地用普通話和她們溝通,也會提醒我們可能點得太多吃不完。整餐飯碗碟換了N次,感覺吃每道菜時總是乾乾淨淨,很好!
或許農圃的菜品沒有精緻小巧的矜貴,也沒有創意花哨的驚喜,但實實在在的美味菜品、細心貼心的服務和悠然自在的環境,已經足夠了,不是嗎?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