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21, 2012

Le Monde Cafe - Great as My First Cafe Experience in Sydney, in Australia

Le Monde Cafe是我在澳洲拜访的第一家cafe,也是唯一一家我去了两次的cafe。


到悉尼的第一天,午后check in完便去拜访。Le Monde距离所住的酒店很近,摸着地图走过去也不过10分钟。到时已是下午两点过,距离4点关门时间不久,所以店里客人不多,叫外卖的也不多,正好清静。店铺不大,但进门左边黑板菜单下贴满媒体的报道,从咖啡到食物,再到咖啡师的访谈和获奖证书,很是丰富,看来还真是小有名气。




先点了Skimmed Latte,再看看menu有没有什么可以吃的。本来很想吃蛋,但已经过了早餐时间,最后点了Fresh Fruit Salad with Yogurt。
Skimmed Latte很快便端来了,说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看上去却很舒服,褐色的碟,普通的透明杯,里面是细腻而温润的咖啡。拉花不算精美清晰,但奶泡还算细腻。呷第一口,great!真的很香滑,没有一点酸味、苦涩味,只有咖啡的香醇。把上层的奶泡打散到咖啡中,咖啡喝起来更多了一份牛乳香和润滑。



Fruit salad with yogurt也很合我口味,就是新鲜水果加yogurt,清爽、健康、简洁。水果新鲜丰富,苹果、香蕉、啤梨、草莓、红提还有上面这黄黄的passion fruit;yogurt也没问题,份量也刚好。

在悉尼,在澳洲的第一餐,美味轻松愉快,真好!

吃完,他们也要打烊了,趁没人拍了几张。在下午四点阳光灿烂时下班的感觉一定很好,呵呵!


Apr 19, 2012

翡翠拉面小籠包 - 鍾情不在小籠包

是日放工,時間還不算太晚,同事想吃小籠包,就近去了口碑還不錯的翡翠拉麵小籠包。這家店我們都挺熟悉,很快便點了幾道各自喜歡對方也okay的菜:小籠包,脆鱔,鎮江排骨,奶油津白,甜品我點了桂花酒釀小圓子,朋友的是棗泥窩餅。
 
 
小籠包:okay?不過不失?還不錯?說實話,有點不知道怎麽評價,香港的小籠包對我來說都差不多(除了一家最出名的我卻覺得最普通),不能說不好吃,但也談不少有多好吃,可以收貨,同事覺得很好吃。就我的口味來説,吃起來和香港大多數餐廳的類似,皮算薄;湯汁也算鮮美不油膩,但不算太豐富;肉餡比較鬆散不緊實、肉也不夠精,能吃到肥肉。
 


 
脆鱔:普通!味道尚還算可以,但非常硬,不知道是炸得時間太長,還是煮完放了太久,咬起來不方便,吃完這碟覺得有些考驗咬力啊。
 
 
鎮江排骨:這個對我是個驚喜,第一次在翡翠點這道菜,本身我就很喜歡這道菜,翡翠的出品也和我的口味。腩排煮得酥軟,不塞牙。酸甜味很濃,用鎮江黑醋,甜度也夠;排骨切得大小合適,也煮得夠時間,所以非常入味,很好吃。
 
 
奶油津白:不錯,白汁粘稠度剛好,味道也鮮美又不膩,津白煮得也可以。
 
 
桂花酒釀小圓子:還行,和自己在家做出來的相比肯定是差一些。桂花味夠重,酒釀味就嚴重不足了,漂浮者的稀稀疏疏的小米粒也吃不出太多的酒釀味道。酒釀應該是外面買回來的,自家做的話應該酒釀味濃很多。實心的小圓子倒是自家搓出來的,是那種細長條切小塊的,所以形狀是小圓柱形而不是球形。自己出品味道總是好不少,圓子吃起來很新鮮很糯,多少彌補了酒釀方面的不足。
 

 
棗泥窩餅:朋友覺得味道okay,我怕油膩沒有吃。
 

老上海飯店 - 老上海的追憶

最近大部分時間都不在香港,出門旅行前,特地陪老人家吃飯,老人家想吃上海菜了,我選了老上海,希望有老法上海的感覺,那些新派滬菜對老人家太過前衛,怕是欣賞不來。
 
走進門,内部環境很樸素,裝潢、圓臺桌椅的佈置還真是有招待所時代老上海的樣子,甚至送的小菜花生米都蠻地道,唯有卡位是香港的標記。
 




 
菜單很簡潔,白底黑字,沒有圖片,價格按份量細分(很貼心和周到的考慮),更新的價格用圓珠筆手寫,也挺懷舊的呢!細看菜單,一貫香港中餐舘的風格 - 雜!滬菜、浙江菜、淮揚菜、京菜、川菜,都能找到,當然還有粵菜。不過也能理解,市場的需要嘛。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只吃上海菜,今天老人家拿主意:香乾馬蘭頭,油爆蝦,腌篤鮮,小籠包還有棗泥窩餅。
 
香乾馬蘭頭:樣子如同餐廳的擺設,沒有裝飾,一碟綠草就這麽端上來了,不過這盤小份的份量可不算少。很誘人的綠色,間中一些黃白色豆腐乾。菜和豆腐乾都切很細碎,味道也調得不錯,很清淡,沒有加太多佐料,尤其是麻油,保持了馬蘭頭的青草香味,但又不會草味過重而澀口,我們都覺得很好吃。和其他餐廳不同,老上海的香乾馬蘭頭是以馬蘭頭爲主的,香乾輔佐之,適合像我一樣喜歡吃馬蘭頭的人。其他餐廳會用豆腐乾裹住馬蘭頭,造型上確實更勝一籌,但馬蘭頭必須壓實,不能太濕,菜汁會被擠掉。相比之下,我就更喜歡這裡的這碟菜了,更加的原汁原味。
 
 
油爆蝦:内地這道菜通常是冷盤,幾天前剛在蘇州松鶴樓吃過。不過這裡是剛剛油爆過的熱菜,也沒有擺盤,不過味道甚佳。蝦用的新鮮河蝦,蝦肉緊實且細膩;蝦的個頭不大不小正合適,一口一只。剛開始是熱的,蝦殼還不脆,蝦肉很鮮嫩,老人家更喜歡。我則喜歡等它放涼后吃,蝦殼脆口,甜味也更足,並且油膩感減少,蝦肉還是鮮甜爽口,很是美味。
 

 
兩道前菜讓人欣喜,還真有老上海的樣子呢!
 
小籠包:只能說不過不失!皮厚薄適中,我個人不追求皮有多薄,不厚就好,我覺得小籠包的精華在湯和肉餡。湯汁要豐富又不油膩,這裡的小籠包湯汁很清,很鮮美,看不到油花,口感也不油膩;但未夠豐富,感覺湯汁少了那麽一點點。餡我覺得普通了些,肉餡夠多,但很松,肉也不夠精,肥肉稍微多了一點,感覺肉吃到嘴裏不夠純,尚有提高的空間。
 


 
砂鍋腌篤鮮:我留意到菜單上有“砂鍋腌篤鮮”和“腌篤鮮湯”兩道菜,相信沙鍋腌篤鮮是裝在砂鍋裏去燉,而非煮完再倒進沙鍋裏。湯不是奶白色,而是泛著青菜汁的綠色,這個就不正宗了,都被尖沙咀霸王山莊的腌篤鮮比下去。此外,火腿(是不是金華火腿就不得而知了)偏硬偏鹹,實乃燉的時間不夠。雖説不需要像褒香港湯那樣動輒三四個小時,一兩個小時還是要的,我自己做這道菜通常都是褒了差不多2個小時,湯裏提鮮的鹹味都是出自火腿,無需落鹽。其他百葉結、瘦肉等沒什麽問題。湯喝起來都算鮮美又清單,不過距離上海的味道就差了一些。
 


 
棗泥窩餅:還是挺好吃的,不過通常這些窩餅都比較油膩一點,這裡也是,或許只有油膩了才會好吃吧,呵呵!
 


  
只有兩個人,吃不了太多,本來還想點我們最愛的酒釀圓子,不過真的是吃不下了。席間服務的大叔不時過來問味道如何,或者有沒有其他需要,還用上海話和老人家聊天,服務都算殷勤周到。我們去得比較早,可以慢慢吃,因爲之後要出門旅行,會有一段時間不能陪老人家吃飯,所以這次坐了久一點,聊到不久前回上海吃過的老吉士,也陪著老人家追憶其印象裏上海的點點滴滴,如同找尋石庫門拐角小飯店灶頭的那縷炊煙,即使不是百分百的老上海味道,但那久違印記還是可以摸索出一二,這樣,便也夠了。
 
吃完我小聲問:怎麽樣?還不錯吧!
老人家答道:這裡哪能和老早的上海比!
不過話風又一轉:兩只冷盤道是不錯。
哇,這已經是很正面的評價了。我趕忙接下句:明白,等我旅行回來去買酒釀同小圓子,我燒給你吃!

Apr 14, 2012

Travelling...for food!

Taking a long trip in Australia ( Sydney and Melbourne only) now. Certainly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here to enjoy western style food. . No Chinese cuisine, no Asian food, no junk food of course. Those are my rules, hehe!

I was surprised the consumer price in Australia is really high. Dining outside is really expensive, even more expensive than that in New York City. But only one thing is cheap - coffee. I think it's reasonable and will explain this a little bit later.

Given the circumstances, I basically have coffee everyday, visited some famous local cafes and had great experience there. Without expectations, I cook by myself to reduce cost. And I do enjoy shopping at local market, such as Queen Victoria Market in Melbourne. Sourdough, muesli, yogurt, egg, coffee, cheese, grapes...these are what I have now everyday. Yeah, it's kind of all day breakfast. I really love western style breakfast.

Will try to post some cafe/bakery/restaurants I visited as soon as possible. Some of them are really nice. Will get back HK soon and it's nice to have meals in HK tea restaurant again!

See you soon!

Mar 23, 2012

樂德茶餐廳 - 初試牛雜

在樂德吃過幾次了,不過都是吃牛腩,知道他家的牛雜都不很錯,但對於内臟始終感覺怪怪,這次又來,決定轉轉口味,試一次牛雜。常餐牛雜米粉加熱奶茶,26蚊,價格合理。
精巧的小設計-抬高調味罐,增加檯面空間

熱奶茶先到,水準依舊出色。用厚瓷杯裝住,溫度保持很好,夠熱但不燙口。茶身挺,茶味足,奶味比較薄,但口感卻很滑。通常奶味重的奶茶我都不加糖了,這杯落了少少糖,好好飲。

 牛雜米粉,份量okay不算少,肚、肺、肝、腸樣樣齊。先喝湯,湯底好香,但又蠻清的,不油不膩;忘了叫走蒜和蔥,相信喜歡的朋友會決等更有風味。
牛肚:最喜歡也是最好味的,煮得很入味,爽口彈牙,又有咬勁,很棒!
牛腸:外面很脆,裏面有脂肪,很肥美和香口,女生可能會覺得有些肥膩,不過只是偶爾吃一點應該沒問題的。
牛肺:說實話之前沒吃過,沒有太多意見,口感有點似鴨血,但至少無不妥,也沒有異味。
牛肝:始終不是我那杯茶,只吃了一點,還是不喜歡吃,呵呵!
米粉:煮得不錯,爽口不韌,配上濃香的湯底,好食!
菜心:新鮮清脆,也不會只是一根半根,算是比較慷慨的。

初試牛雜,味道不錯,不過似乎還是喜歡牛腩多一些,呵呵!

Starbucks - 情結

香港很多精品咖啡店和甜品店,論品質starbucks一定不算最好,但還是經常去喝咖啡和吃小食,一來方便,到處都有店鋪;二來因爲情結,在States的時候,starbucks相對便宜,是窮學生得好去處,做功課或者等洗衣服,都是去附近的starbucks;一個人在各地旅行,也是到處蹭starbucks的free wifi。

北角這家starbucks比較少來,這天等朋友,進去坐了一下,看到這個heart shape的cranberry mousse很可愛,於是買了一個。最外層是chocolate,保持外形;中間的mousse很輕薄,味道也很清新。中間有一些cranberry醬,不多,但味道也夠濃郁了。最下面的chocolate cake水準普通,很濕,chocolate味不濃。

你說有多好吃嗎?不是。但每次看到新品,還是會試,反正也不至於難吃,買咖啡時順便買一個墊肚也不錯。或許吃什麽並不太重要,多年來締結的情結才是始終光顧的原因吧


Mar 22, 2012

Pizzeria La Gondola - 鍾情小鋪頭

一直都蠻喜歡這家小小的pizzeria!
Pizzeria La Gondola最大的特點就是小,鋪頭小,走過不留意就錯過了;pizza size小,但非常薄身,餡料豐富,好味又不會吃太多。因為店小,所以通常都是拎走或者在office叫外賣。pizza小,很容易冷掉,餡料,特別是cheese,冷掉就不好吃了,所以通常都是出了鋪頭就邊走邊吃,走到山下也正好吃完,好省時間呀。

這天發現銀包里還有一張優惠券,下了班過去已過8點,都擔心已經關門,好彩還開著,而且剩下的是four cheeses,是我比較喜歡吃的一款。底夠薄,邊夠脆,cheese一貫的夠多,所以吃到嘴裡滿滿的cheese味道,又有韌韌、脆脆的麵食香,好味。還沒走到山下的皇后大道中,兩個slice已經消滅完,Yummy!

不過始終是小店鋪,不是那種decent的餐廳,想要偶爾換換口味,或者趕時間就最合適了。